雷火竞技首页

雷火·竞技(中国)-全球领先的电竞赛事平台京演文化2025欧洲三大艺术节考察团之“威尼斯双年展”“布雷根茨艺术节”

小编

 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(Mostra di Architettura di Venezia)是自1895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建筑艺术展会,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、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并称全球当代艺术领域顶级盛事。展会聚焦建筑与城市议题,通过主题展览、学术研讨及跨界合作展现建筑文化发展,吸引全球建筑界及公众关注。

  2025年5月10日,第十九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威尼斯开幕。此次双年展由意大利建筑师卡洛·拉蒂(Carlo Ratti)担任总策展人,主题以“智能·自然·人工·集体”(Intelligens. Natural. Artificial. Collective. )聚焦建筑与城市、环境、科技、能源等领域的交叉关联,并关注建筑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危机,吸引了来自66个国家的750余位建筑师参展。

  8月10日,考察团抵达“水城”威尼斯,参观了备受瞩目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。本届双年展以建筑为中心,也与生物学、数据科学和行星科学等学科相关联,深入探讨了建筑在应对气候危机中的作用。展览在绿园城堡(Giardini)、军械库(Arsenale)和马尔盖拉堡(Forte Marghera)共三个展馆区向公众开放。本届双年展的中国馆以“容·智慧”为主题,汇聚了清华大学、中国美术学院、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团队,以及国内知名建筑事务所和青年建筑师的创作。他们围绕良渚文明、敦煌石窟、北京中轴线、立交城市、城市更新、未来城市等主题,呈现了10件(套)展品。这些作品探讨了在工业文明向智能时代转型的今天,中国建筑师如何从中华传统文化中“天人合一”的世界观汲取智慧,并将这种包容性的“容”之理念,应用于材料创新、城市建设和景观重塑,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供中国思路。

  看展之余,考察团的团员们坐着标志性的贡多拉小船,穿行在古老的河道和桥梁之间,游览了鸽子成群的圣马可广场、壮观的圣马可教堂和道奇宫,还有著名的叹息桥,真切体会到了这座“水上都市”的独特浪漫。

  历经威尼斯双年展的前卫冲击与维罗纳歌剧节的史诗咏叹,京演文化×整景er 2025欧洲艺术考察团的终章,在奥地利布雷根茨这座湖心舞台的奇幻之地徐徐展开。

  奥地利小城布雷根茨,没有千年古迹,却用戏剧写下了自己的传奇。这里的布雷根茨艺术节,自1946年起,用湖光山色和创意无限的水上舞台吸引了全球的目光。

  1946年,第一届艺术节在博登湖上演,莫扎特的《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》成为开山之作。从那时起,这个夏季艺术盛会不断突破想象力的边界:巨型骷髅、机械小丑、长城兵马俑……每一次舞台设计都成了戏剧和舞台艺术的奇迹。

  2025年夏天,布雷根茨艺术节将再度上演卡尔·玛丽亚·冯·韦伯的经典歌剧《魔弹射手》,为观众献上超过20场精彩绝伦的演出!

  8月12日破晓时分,微弱的晨光唤醒了考察团的成员们踏上了最后一段艺术探寻之旅。四小时的车程蜿蜒穿过阿尔卑斯山麓,窗外景致由雄浑山势渐次化作奥地利湖区的童话之境。

  傍晚的布雷根茨湖面泛着碎金,维也纳之家酒店的露台上,有人对着雪山布景调试相机,有人已迫不及待翻开节目册——今晚,韦伯笔下的魔幻故事将在水上舞台真实上演。当《魔弹射手》的诅咒旋律与湖波共振,让人瞬间体会到这雷火竞技个把舞台建在湖心的艺术节,最伟大的特效从来不是机械,而是自然本身。

  当《魔弹射手》的最后一个音符随水波消散,这场跨越三国十日的艺术探寻之旅终迎谢幕。

  在前往机场的路上,团员们翻阅着手机相册——威尼斯双年展的电子星云、维罗纳竞技场的星空、布雷根茨湖面的火把倒影......这些光影碎片终将在记忆深处沉淀,化作创作的基因密码。当返程航班穿透云层,闭眼时艺术节的无数影像如走马灯般闪回,每个人的瞳孔深处都映射着独属于自己的欧洲艺术盛夏。

  当飞机降落在熟悉的跑道,机舱灯光亮起的瞬间,真正的艺术之旅,此刻才刚刚开始。

  威尼斯的电流将流淌进未来的创作草图,维罗纳的星光会点亮深夜的排练厅,布雷根茨的湖水终将化作舞台上的惊涛。

  那些在异国街头讨论到天明的夜晚,那些为同一幕场景热泪盈眶的瞬间,那些散场后相视一笑的默契,都已编织成无形的行囊——比任何纪念品都更珍贵, 比所有技术手册都更深刻。因为最好的作品,永远诞生于看世界的眼睛里,和敢于创新的勇气中。